青年诵 |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(二)

基层党建

2023-10-19

449

阅读经典,乐学思想

让我们用声音走进

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


青年强,则国家强,青年“生逢盛世,当不负盛世”,今天开始,让我们一起阅读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一书,了解发生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学生们之间的故事。


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

微信图片_20231019131847.jpg

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,通过25篇访谈实录,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、福建、浙江、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,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,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。

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,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——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(二)


朗读者  

数会G222班 崔腾雯

朗诵者:

朗诵者崔腾雯,来自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财经管理系数会G222班的一名学生,荣获校“国防演讲大赛”第一名,性格开朗外向,爱好播音。

微信图片_20231019131857.png

朗读者  

数财G231班 郭再鹤

朗诵者

朗诵者郭再鹤,来自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财经管理系数财G231班的一名学生,性格活泼,爱好唱歌。

微信图片_20231019131905.png


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,通过25篇访谈实录,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、福建、浙江、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,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,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。

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,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——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(二)

原文摘要:

采访组:您和同学们看完习近平同志的来信有什么感受呢?

曹兵海:习书记的来信有两点对我们触动很大。一是习书记非常谦虚,信里说“过去对你们一直关心未及,深感抱歉,望得到谅解”,“这里我想高兴地向大家报告”,特别是信的末尾署名是“你们的同志 习近平”,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,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对这个落款印象深刻。二是习书记在信中说“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”,“家乡的40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”,让我们感受到“挑梁扛柱”的责任,增添了“奋发图强”的力量,激发了“献身四化”的决心。来而不往非礼也。后来我们商议,请肖玉良同学执笔给习书记回信,表达我们的感动和决心“尽管我们现在的知识面还很窄,但是如果咱县生产在农艺、农技及农经管理方面遇到什么问题,我们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,与你们一起研究,或者是利用在校的有利条件,请老师帮助解决。”事过不久,我们就收到了小客村的农民发来的求助信息“正定小客村种植的苹果树树龄已经十几年了,正处于盛果期,但果树一个劲儿疯长,就是不怎么结果。”接到求助信后,我们园艺系的师生齐上阵,出手一修剪,第二年果树便果实累累。

1984年3月13日,《中国青年报》以《县领导关怀负笈者 大学生不忘故乡情——中共正定县委书记与本县籍大学生的通信》为题,报道了习书记与河北农业大学全体正定籍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,并全文刊登了这两封信。习书记不仅给我们河北农大的正定籍同学写了信,而且也给全国各大学的正定籍同学写了信。在给各大学正定籍同学的信中,习书记表达了股切的期望:“国家需要你们,正定各项建设事业同样需要你们,家乡四十五万人民热忧地期待你们,殷切地希冀你们为正定繁荣出力献策。”他表示,如果毕业以后在外地工作,希望同学们能尽量想办法和家乡挂钩为家乡作贡献。如果能回家乡工作,政府将尽可能地为同学们创造好的工作条件,在各方面给予支持。这些内容在报告文学《“而立”之年》中都有记载。这篇反映习近平同志主政正定的报告文学发表在1984年7月的《河北青年》上,在同学们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。当时的县教育局挺简陋的,在一个类似学校的地方办公因为我们人太多,天气又特别热,教育局的同志就把我们带到了一棵梧桐树下,每人给了把椅子围坐在一起,也没有桌子,就这样开会了。我记得那是棵特别大的梧桐树,枝叶繁茂,我们所有人围成一圈就都在树荫底下了。习书记到来后,跟我们每位同学都握了手。当时我们没见过县委书记,一开始大家都感到特别的拘谨。我记得习书识时穿着一件海蓝色的短袖衬衫,干净整齐,发型精干,笑脸盈盈,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。习书记先是与我们进行拉家常式漫谈,他说话语速较慢、言语温和,特别平易近人,我们的束感瞬间就无影无踪了。这次我对习书记的直接印象比上次来信的间接印象要更深刻,一个是因为这个县委书记非常年轻,那时他刚30岁,也就比我们大七八岁;另一个是习书记高大帅气,尤其是他的手转别温暖——那种厚厚的感觉,跟我们讲话一点儿“官架子”也没有。当时教育局也没有给习书记准备桌子,他就拿把椅子坐在我们中间,给我们做动员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们和习书记这次面对面的交谈对我后来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。习书记与我们座谈了近两个小时。习书记讲了很多,既讲了这次调研的背景意义,也讲了做好调研的方式方法。他没有稿子,坐那儿就直接开始讲,很生动,不枯燥,非常实在,又有高度,大家听得很认真。那时候也没有人录像录音,现在找不到当年记录的笔记本了,真有点儿可惜。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书记讲学习。他说,我们学东西要学无止境,所有学到的东西都是有用武之地的。学习的同时要想办法应用,在应用中再总结,再用于学习。搞这种乡村调研,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。后来我自己当了老师,越来越觉得习书记讲得有道理。知识要学,学了之后就要用,知识就会越学越深,即便是刚开始学的知识,也会找到能应用的地方。习书记说,大家搞调研,既可以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,还可以发现很多课堂之外的事情。他举例说,不要小看了一粒化肥,化肥的用量、离根的远近、播种的深浅、用肥的时候浇不浇水,化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。通过调研发现的问题,对我们正定的发展有作用,对你们自身的提高更有作用。在谈到如何调研时,习书记还特别强调,调研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,而要通过表面的东西发现背后的机理,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寻找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就一定会用到大家所学的知识。他风趣的说,你们去调研,可能开始群众不欢迎,那么,如何让群众欢迎你就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。最后,习书记还说了两点,第一,没有一分钱补贴,大家自带干粮,第二,交通工具是自行车,骑自己家的自行车去调研。那时候,习书记有个爱好就是骑自行车,乡村开车也不方便,他就喜欢骑着自行车走村串乡地调研。



文字摘自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一书

(声明:此文章为转载文章,若有内容、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。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、删除。)